企业动态

— Enterprise dynamic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企业动态通知

今年已完成7000万!畅销140个国家和地区!东洲明星企业打破国外“卡脖子”!

2025-08-01    来源:富阳东洲    浏览数:112

“一洲一企”特别报道


栏目名片

富阳东洲开设“一洲一企”专栏,讲述东洲企业如何干在实处,勇攀高峰,用一个个小目标、一个个新业绩,筑起东洲实体经济万丈高楼,为富阳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东洲企业力量。






日前,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的GE医疗展台前,一位海外采购商驻足良久。他指着凯龙X射线管上的"Made in China"标签说:"十年前,我们只认欧美品牌;现在,中国部件的稳定性和性价比让我们无法忽视。"


这一幕,恰是杭州凯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凯龙医疗”)23年奋斗的缩影。作为GE医疗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,凯龙医疗用自主创新的故事,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医疗装备产业从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的华丽转身。


东洲1.jpg

△客户参观展台







小厂房里的"巨人梦"




1998年,当中国医疗影像设备市场几乎被GE、西门子、飞利浦等国际巨头垄断时,凯龙医疗创始人带着团队在杭州一间小厂房里开启了创业征程。"我们的目标很明确——做X射线管领域的'小巨人'。"企业相关负责人回忆道。



2002年,凯龙医疗发布口内牙科用X射线管,并成功导入美国Danaher Group,迅速打开欧美市场;2007年,X射线管组件产线建成投产,成为GE、飞利浦的供应商;2018年,与GE医疗拓展至多项目合作;2019年,协助联影医疗开发乳腺成像设备......从追赶到并跑,凯龙医疗用一个个里程碑式突破,逐步撕下"依赖进口"的标签。




东洲2.png


△企业老厂区(资料图)


"在凯龙球管小批量发货阶段,30余台移动C型臂样机零报修的数据让我印象深刻。"联影医疗X射线事业部总裁向军感慨,"这证明了中国核心部件完全具备国际竞争力。"




新工厂里的"中国方案"




今年4月,总投资超1.3亿元的东洲新工厂正式落成。走进十万级洁净车间,自动化加工系统与智能化流转仓储系统高效运转,口内牙科X射线管的制造周期较全人工模式大幅缩短,一致性达到全球顶尖水平。


"企业已实现年产口内牙科管100,000只,固定阳极管20,000只,旋转阳极管10,000只,管组件5,000只,产品远销全球140余个国家和地区。"



东洲3.jpg


△企业智能化生产车间



企业负责人指着生产线上的数据屏介绍,2025年上半年企业X光管产量在5万只左右,年产值突破7000万元。产品占据巴西普放市场近70%份额,反向输入意大利、德国、日本等传统技术强国。



东洲4.jpg


△杭州凯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新厂区


这份底气,源于凯龙医疗对"中国智造"的深刻理解。通过融合材料科学、精密工程与真空技术,企业将传统真空电子管制造推向智能化新高度,为全球影像设备制造商提供核心部件支撑。




实验室里的"未来之光"




在凯龙医疗的规划蓝图中,新工厂不仅是产能的升级,更是创新生态的孵化器。去年,由企业牵头,浙江大学、温州大学共同参与的"高稳定X射线源"项目正式启动,瞄准野外探测、工业检测等领域的"卡脖子"问题。


"小型X射线源曾完全依赖进口,我们计划通过广角高通量发射、高效散热结构集成等技术突破,填补国内空白。"项目负责人透露,团队已攻克高真空维持、固态绝缘封装等关键技术,相关分析器件进入工艺验证阶段。



东洲5.png


△科研人员进行实验(资料图)


这种"产学研用"深度融合的模式,正是凯龙医疗保持创新活力的秘诀。企业未来五年将聚焦DSA球管、飞焦点乳腺管等前沿产品,与高校、科研机构共建技术护城河。



从打破垄断到定义标准,从"中国制造"到"中国智造",这家企业用一根根X射线管,在医疗影像设备的"心脏"部位刻下了中国名字。当全球产业链因创新而紧密相连时,凯龙的故事证明:核心技术买不来、等不来,唯有自主创新,方能掌握话语权。